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我的长征

各位在夹金山、大渡河、泸定桥上的身影都放在这了

 
 
 

日志

 
 
关于我

各位:我把大家伙在长征路上的照片都放在这里了,希望其中能有为各位所喜欢的,不管怎么说,各位的风采算是保留下来了。好想你们哟!!! 后发现在163的相册上传照片的效果更好,所以只在这传了几张就改到“相册”去传了,各位好汉“相册”上见。

D1B水的世界多雄拉 走墨脱6  

2013-12-11 22:54:11|  分类: 徒步到墨脱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由一座座世界级群山组成的青藏高原上,海拔5000的多雄拉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尤其是当南迦巴瓦那中国"最美"的锥状雪峰傲然显形的时候,众多来藏东南的旅行者还会有谁知道与之相向而立的多雄拉呢。可是走墨脱的人心里都装着沉甸甸的多雄拉,都知道那山上有说变就变的气象、要么积雪封山、要么塌方泥石流频发,海拔4270的垭口通道还让穿行者都体验到了一步喘三喘的感受。不过对我来说,多雄拉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那无处不在水,就连出现在走完川藏、走完墨脱后的梦境中影像,也唯有挂满在多雄拉山上的那些川流而滤去了一路上的其它见闻。

       翻过垭口后不久,天上就下起了毛毛细雨,朦胧中望山,一道道从云顶上泻出的水流或宽如帘或细如链的挂于前川;哗哗声中侧耳,全部来横七八竖的大小河流,水急的白浪迭起推的巨石翻跟头、水缓的平静如镜映出画一样的山形云影;抬起腿来走路,落脚处往往也在水流冲出的卵石道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有一半的路程就是淌在水里。

       山上到处挂着水、路上到处是流着水,开始看着新鲜,不断拍照,直至雨水打湿镜头才将相机收起。当时就在想这么多水是从哪来的,尤其是四周山上那看不尽的瀑布更是称奇,那数量是要论群论组来辨识的,随便弄出一条来放到别处都可被冠以美名而围栏收费,这座看上去山形并不奇特多雄拉怎么就能冒出来这么多的水呢,难道管多雄拉的土地爷曾经是龙王?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从墨脱回来后就去查找相关资料,以我目前的理解,形成多雄拉瀑布群的原因有二:极为充沛的降雨和特殊的地质结构。

      先说降雨:多雄拉的位置(整个墨脱都是)处在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上溯的通道上,这股暖湿气流被南迦巴瓦峰等多座七千米以上的大山截住后,被这里的冷空气冷凝成水形成降雨,这片冷暖空气的混合区正好就在多雄拉的头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是源源不断的,因而降在多雄拉以及整个墨脱境内的雨水也就下的没完没了。这一现象类似于严冬里的厨房,窗户好比是南迦巴瓦,锅里冒出的热气好比是印度洋的气流,最后挂在玻璃上的冰霜就是落下来的雨水。从资料上看,墨脱年降雨量达到2000-4000毫米、年平均降雨200天,这是墨脱的平均数据,我想在多雄拉谷地,混合后的冷热气流不易散去,降雨的天数还会更多,降雨量可能会接近4000毫米的上限,我走多雄拉山是在九月下旬,据说是雨水较少的时候,但也是天天都行进在雨中。4000毫米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在一平方米的面积内一年内要落下四米深的水,以降雨量多而著称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年降水量也只能到2000,我们北京更是只有280毫米。水多是形成瀑布的必要条件,包括多雄拉在内的墨脱县据说是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区域。

       再说地质结构:这方面的资料大多过于专业看得似懂非懂,我能理解的是,由于多雄拉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还处于年轻态的成长期,所以这里的山体是相对不稳定的,岩层中还存有大量的没有全部脱落的碎块,这些碎块的存在一方面是泥石流和塌方频发的原因,同时也能把大量的水驻留下来。多雄拉的降水终年不断,山体中的贮水总是处于饱状态,于是就有了沿途看到的无处不在的瀑布,相信藏在旅行者无法到达的深山里,这样的奇观还会更多。

       多雄拉的瀑布往往是以一群一组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景观我不仅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哪还有。多雄拉真像是一部极其巨大的造水机,还可以算得上是瀑布大观园。对着这些无穷无尽的水,我在相机里留下了如下纪录,按见到的先后顺序贴出:

翻过垭口后不久,在海拔3859处遇到的第一处瀑布,别看它的角度不大又无波澜,可就在我来前的半个月,这里还是如下图那样的惊险

这是九月初刚刚从这地方走过的亲历者传到《毅行墨脱》QQ群里的照片,当时我正在做着出发前的准备,看到这张照片后(还有比这更凶险的,不过不在此处,不好用来对比)也是做好了经受"洗礼"的思想准备,结果我到了后,此处却是如上图那样安宁

 

到处都是往外涌水的多雄拉山, 这样的山要是北京能多有几座该多好

脚下的路往往也是水道,为避免湿鞋,开始还在石头上蹦来蹦去的,后来躲不开了也为了安全,索性踏实的踩在水里走,每天到达驻地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烤鞋

 

海拔3629处,走在这条路上的行人往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脚下,能分出来的闲逸之心也就不那么充分了,不然应该有好事者在这里找块巨石刻上"三叠泉"之类的大字

 

"西藏之水救中国,墨脱之水冠西藏",在多雄拉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后也就容易理解这句话了

 

如果有束阳光射过来,这里是不是也会"生紫烟"呢

 

幸好我是在微水期通过这里,不然会是让人心惊肉跳的 陕西张拍

 

在走墨脱的前三天里,一路上都是伴着这条多雄拉河,眼见着它由初始阶段的溪流在不尽的瀑布补充后变成了一条冲出峡谷的汹涌大河,令人心痛是,如此优质的水源在汇入雅鲁藏布江后不久就都流进了印度。造福是那片被印度占领的我国藏南地区,

 

这地方看似离出水处不太远,走到这里时曾想着要爬上看看这水是从哪来的,后来一看脚下的河,猜想上面可能也还是条河,就这样自说自话的把一场可能有的努力给消化掉了,其实还是怕消耗过多的体力,另外我已落在一行人的最后,也想着别拉开太大的距离

在走下多雄拉的途中,凡见到的山几乎没有不垂水的,区别只在水流的大水或是宽细

D1B水的世界多雄拉  走墨脱6 - 68411387 - 我的长征

 

海拔3369处,难得见到了蓝天,只是一转眼就又回到云里雾里

下山的路上有数座类似的小木桥,这是其中最为宽敞的

无数这样的激流汇成多雄拉河后又最终流入雅鲁藏布江,难怪雅鲁藏布江蕴藏着那么大的能量,看看它的这些小弟兄就不难猜出老大的厉害

 

九月下旬是少雨的季节,水大时据说这些银链般的水流就会合并成宽大的瀑布。到了冬季,雪崩也往往发生在这种地形上

 

翻过4270的多雄拉垭口后,一路下降,所以见到的水流不是从云端中急泄而下就是在河道中奔腾汹涌,像这样映出山色的平静的水面见得不多,不过更可能还是那些沉睡中的湖泊都藏在人迹不易到达的地方

 

快到第一天营地拉格时,有一片空旷草场,图中马儿此时是多么幸福,可它的生命价值就是在这条机械力量无法到达的路上驮运物资,多少它的同类们就累死在履职途中

 

走到17:00时,海拔已由几个小时前的4227降至3246,高山草甸消退,粗壮的冷杉林又出现了

 

距离上幅图片20分钟后,高度又下降到3228,来到了拉格小平原

迈过这道木栏,当日的营地拉格就到了,此时是17:30。8:45在松林口踏上徒步墨脱第一步,至此走了8小时45分。按"介绍",这段路是18公里,我的GPS显示10.4公里,移动时间4:00,停顿时间4:45。"介绍"与GPS的纪录竟相差这么大,不知是谁搞错了。不管是18KM还是10KM,今天走的是够慢的,路上风光迷得人走不动啊,另外毕竟翻了座四千多米的山,脚下也没有一寸可以甩开步子的路。  廊坊刘彦铎拍

 

开客栈的是对夫妻,男方是四川人,女方是当地的门巴人。这一路上见到的或听到的这种组合有多对,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曾名扬全国的捕鼠大王邱满屯,不就是在陕西大荔遇到了一位当地女子后才结束了半生的流浪生活这件事,觉得在这种外来汉人跑进如此偏僻的山野与人数很少的门巴女结合的家庭中,应该是能提炼出故事来的。这家客栈在江湖上的名声不错,尤其是门巴女老板,常被驴友提及

 

摆了四张床的客房,当晚只有我和陕西张在此享用,条件比预期的要好很多,起码被褥没异味。到达客栈吃过饭后我也没像所有人那样去烫脚,一是没觉得走的有多累,更主要是怕脚上被锈钉扎过的伤口感染

看上去如此静谧的拉格客栈却在几年前遭受过雪崩灭顶,一对开客栈的夫妻就此丧生。有关情节放到明天路过事发地时再说

门巴族客栈女老板,在应众多客人要求合影时,表现得相当从容自若,绝对有着见过大世面的派头。上面说的"雪崩灭顶"事件就是听她讲的。女老板本人也曾有过被大雪困在多雄拉十个小时的经历,当时为了免于冻死,她和同行人都脱去半面衣服,以肌肤紧拥来取暖,这是后来在汗密听曾眼镜说的。

       走向墨脱的第一天就这样在爬了一座无雪的雪山,和观赏了多雄拉山上那无尽的水流中结束了。

 

   

  评论这张
 
阅读(555)|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