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我的长征

各位在夹金山、大渡河、泸定桥上的身影都放在这了

 
 
 

日志

 
 
关于我

各位:我把大家伙在长征路上的照片都放在这里了,希望其中能有为各位所喜欢的,不管怎么说,各位的风采算是保留下来了。好想你们哟!!! 后发现在163的相册上传照片的效果更好,所以只在这传了几张就改到“相册”去传了,各位好汉“相册”上见。

24从南山下西海  

2012-12-26 20:29:13|  分类: 从唐蕃古道走向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从南山下西海(2012-7-17)

                          ----从唐蕃古道走向黄河之源24

      青海湖的海拔高度是3198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而且还是地道的高原湖。但是两天前还在海拔更高的鄂陵湖(4272M),刚才又是从海拔3740M的洛合垭口来到青海湖,所以从感觉上,是一路由高到低的下降到青海湖。青海湖古称"西海",所以就拽出个"从南山下西海"的题目。

从共和出发走南山,约两小时后过洛合垭口,垭口下面就是青海湖

      青海湖的四周有四座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西面是橡皮山,南面是青海南山。日月山和橡皮山以前走过了,不过并没从这两座山上看到青海湖,这次来青海湖走的是南山,过了南山上的洛合垭口,就是一处能够瞭望到青海湖的制高点,正好位于151基地的上方,是个俯瞰青海湖的极好位置。环绕青海湖的四座山走过三座了,还差个大通山,不知是否还有登临的机会。

从南山上俯瞰青海湖

南山上的制高点正好在151基地上方

过了洛合垭口后,一路下坡就来到了青海湖景区

24从南山下西海 - 68411387 - 我的长征

 

"诗人广场"是青海湖新建的景观,有24尊塑像立于其中,都是与传世的"史诗"有关的人物,如格萨尔、伊利亚特、罗摩衍那等。青海湖与诗有什么特殊关系吗,不懂。

151基地,一座废弃的军事设施成了青海湖的标志。在人们没有旅游概念的年代,青海湖大概只有产鱼和搞些军事设施的价值。

这些红头火器就是151基地原来摆弄的家伙

远看青海湖的水面是灰蓝色的,近看才显出想像中的色彩

好象是个度假村,但不见有人入住

       青海湖是骑行者的天堂,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大老远的跑这来骑车,这项活动实在是太好了,不仅是好玩、不仅是有利于健康,我觉得还能从中看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参与的人越多越能说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当下中国,要想说明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善那是太容易了,可是要想说明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同步得到了提高,可就困难了,人们能看到能感受到的往往是与"提高"相反。

能围着青海湖骑车真是不错,看着令人羡慕,真想哪天也能加入这一行列。

24从南山下西海 - 68411387 - 我的长征

 

24从南山下西海 - 68411387 - 我的长征

 

骑行的人不仅来自天南地北,而且中老年人比例不少

     不同于北戴河、三亚这些临水的地方可以小住、适宜度假,青海湖似乎只能是看看就走,而且离哪都不近,那么多的人跑老远来是为了看什么呢,我到这两次了,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引人的景色,想了想,可能还是冲着"中国最大内陆湖"的头衔来的,另外青海湖早已被收入在教科书中,中国人也就没有不知道的了。不过这次来青海湖我有了一个新收获,就是发现这是一个不仅可以看,而且还可以听的地方。可以"听"是指这一大片咸水中蕴藏着讲不完的故事,其中尤以源于青海湖、有关"西王母的神话"份量最重。王母娘娘是我们本土最大的女神,按《西游记》的说法,她是玉皇大帝的妻子。既然是神也就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更谈不上生辰八字和出身地了,可偏这位王母娘娘是有履历的,其中一个版本是这样说的:王母娘娘是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的,而西王母的原型就是一位很早很早以前统治青海湖区域的女王,有记载说三千年前的周穆王还曾与这位女王打过交道。按照这个版本说法,西王母的家乡在青海湖,那么王母娘娘就是从青海湖中冒出来的神啦!神话不仅是想象,也是远古时代人类对记忆的传承,按说凡神话都是可以找到产生的根源,可以找到出处的,青海湖让我稍稍知道了些王母娘娘的来历。

知道了王母娘娘-西王母-土著女酋长的相互关系,也就觉得青海湖边上的这尊西王母像有神仙味了

       说到青海湖可以"听",还因为从汉代到明代的一千多年间,这里一直是各方势力争斗不止的杀场,对此,杜甫用"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诗句记述过。真难想像现在游人如织一派祥和的青海湖曾经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场景,可能因为里的水草肥美,大家都要来争夺;也可能这里常被中原王朝视为的边疆,而又被吐蕃、羌、蒙等西部民族看成是扩张东进的跳板,因此争斗不断。

      自从2006年第一次来过青海湖后,就开始关心起"三个越来越少",也就是鸟岛的鸟越来越少、湖中鳇鱼越来越少、湖水面积越来越少。记得两年前在电视上曾看到一位青海的女省长说,"青海湖水开始多起来了"。从青海湖回来后我特意找来相关资料,想看看那位省长说的"多起来"是怎么一回事,结果如下:除了没有鸟岛情况外,其它两个"越来越少"都得到了改善。湟鱼除了禁捕外(其实06年我们吃鳇鱼时也是"禁捕"的,中国的事总是那么马马虎虎),还增加了人工育苗然后放养措施;青海湖的水位已连续 5年在上涨。不过青海湖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那种200年后青海湖将消失的预测,好象并不是瞎说。

       2006年来青海湖时曾被一位长相特别的人物所吸引,这次故地重游,那张形像特殊的脸庞一下又冒了出来,其实这些年来,这一形象时常于脑际中闪现,我认为这就叫生动。既然有深刻的印象,索性把这位"大侠"找出来,放到这里晒一晒:

2006年见到后就忘不了的形像

       2006年来青海湖时还曾被一块墓碑所触动并多年后还会不时的想起长眠在那里的罗宾·比格夫人。她是澳大利亚鸟类学家,1985年在去青海湖的路上因为车祸去世。

出师未捷身先死,为保护鸟岛而来的罗宾·比格夫人长眠于此

     从恰卜恰翻南山到青海湖的路程有50多公里,这段道路基本都铺设在牛羊满坡的牧场上,也不知这一大片牧场是否有个专有名称,就称之为"南山牧场"吧。这次黄河溯源的行程几乎天天都是置身于草原,比较起来,我觉得南山牧场的草势是最好的,不用说那些评定草场质量好坏的专业术语,单就牛羊的数量和密度上看,没有别的什么地方比南山更多了。到了南山,就知道什么叫"牛羊满坡",只是还到不了"风吹草低"才能见到的程度,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是真的在哪存在过吗,也许不过是一种文学描述呢。牛羊多了自然就会出现许多帐篷,这些帐篷有如天际线上的远帆,在如云的牛羊衬托下,使得这片草场显得是那么的生机盎然,那么的像是一幅不缺元素的画作。

离开共和没多久,顺着这条山路就进入到满是牛羊的南山牧场,翻过山去,就是青海湖

牛羊密度如此之高的草场已不多见,说明这是个优良牧场

       牛羊满坡、帐篷点点的南山草场紧靠青海湖、毗邻日月山,离共和县城和西宁都不算太远,真是郊游和露营的绝佳目标。见到这些来此休闲的"户外"们时,觉得这些人太会选地方也真是太会玩了,如能直接听听他们的实际感受就好了,可惜为了赶路,没有这样的机会。

南山草场上的户外活动爱好者,真是个休闲放松的好地方

 

 

 青海南山 洛合垭口 优良牧场 古来白骨无人收

  评论这张
 
阅读(447)|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